产品分类
行业新闻
银行与钢贸进退两难的窘迫
发布时间:2013/4/22 作者:无锡不锈钢 点击量:2078次
事实上,无锡不锈钢企业的发展与银行密不可分。根据上海工商业联合会钢铁贸易商会的统计,目前上海有约1.2万家钢贸企业,产值达到500亿。钢贸行业的成长壮大除了有赖于以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外,与银行的支持密不可分。钢贸行业自身属性也十分适合银行业务的开展。
首先,无锡不锈钢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,资金需求大;其次,钢厂在产业链中处于绝对强势地位,不可能以赊销方式向钢贸企业供货,因此钢贸商十分依赖外部融资渠道;最后,钢贸企业货物及资金周转速度快,且经营持续性强,能给银行带来可持续的业务量和一定的存款沉淀。
因此,钢贸行业多年来的发展得益于银行的支持,而银行在支持钢贸行业的同时得到规模和利润的回报。据媒体报道,钢贸商在银行贷款,利息上浮30%。一般情况下贷款2000万,要先把1000万作为存款放在银行,之后还要加收两个点的中间业务费。
不过,部分钢贸企业为了博取更高收益过度借债,导致现金流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,更有甚者通过钢材期货进一步放大杠杆。
甚至一些钢贸企业将资金从钢材贸易挪向房地产、民间借贷等领域,相对钢贸业务来说这些领域风险更大,而且需要长期资金支持,而钢贸的负债基本是短期资金,极易产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。
原本在金融服务上的极大创新,却随着钢贸企业的盲目扩张而让银行背负极大风险。民生银行参与早,参与的体量也较其他银行大,在风险暴露时成为关注的焦点也就不足为奇。
对银行业来说,对钢贸商完全不贷,是死路。钢贸商大量倒闭,银行业坏账一定大量增加;但继续贷,钢贸商的贷款再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到高利贷,可能仍然是一条不归路。
上一篇: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带来停滞风险
下一篇:中国矿企进军东盟力度加大